以太坊,現在大家也會習慣性稱它為「世界計算機」。以太坊是一個開源的、全球去中心化的計算機基礎架構,在以太坊上可以運行稱為智能合約的程序。
以太坊使用區塊鏈同步和保存系統狀態,借助以太幣計量並控製程序執行的資源消耗。
以太坊為開發者提供了一個安全構建去中心化應用(DApp)的平臺,並且內建了經濟性功能。以太坊在提供高可用性、可審計性、透明和中立等特性同時,減少和消除了審查、第三方介入和對手方風險。
2013年末比特幣狂熱愛好者Vitalik Buterin (也就是現在的V神)發布了以太坊白皮書(也稱為黃皮書),隨後Gavin Wood(現波卡創始人)加入成為以太坊的聯合創始人。
以太坊的創始人認為以太坊未來是一個通用的計算平臺,為其他開發者提供一個安全地可編程環境,開發者不需要自己去構建共識算法、點對點網絡等基礎算法,只需要在以太坊上直接構建想要建立的去中心化程序即可。
以太坊的創始團隊花費一年多時間將以太坊從理論變成現實,2015年7月30日,第一個以太坊區塊被成功挖出,標誌著以太坊成功上線,邁開了它成為世界計算機的腳步。
點對點(P2P)網絡:是去中心化、依靠用戶群交換信息的互聯網體系。它的作用在於減少以往網路傳輸中的節點,以降低資料遺失風險。以太坊在以太坊主網上運行。
共識規則:每個全功能節點為了與其他節點保持一致所要遵循的區塊驗證規則。
交易:以太坊的交易是網絡消息,主要包含交易的發送者、接收者、價值和數據負載等。
狀態機:以太坊的狀態是一個大型數據結構,它不僅保存所有帳戶和余額,而且還保存一個機器狀態,它可以根據預定義的一組規則在不同區塊之間進行更改,還可以執行任意的機器代碼。以太坊狀態轉換由以太坊虛擬機(EVM)處理。
共識算法:早期以太坊使用比特幣的共識模型,使用 PoW 加權重要性確定最長鏈。當前轉換成 PoS 的加權投票系統。
數據結構:以太坊的區塊鏈以數據庫的方式保存在每一個節點之上,區塊鏈內包含了交易和系統的狀態,經過哈希處理的數據保存在 MPT(Merkle Patricia Tree)數據結構之內。
經濟安全性:以太坊當前使用 PoS 的權益證明算法。
ETH 是以太坊網絡的原生加密貨幣。 ETH 的目的是允許計算市場化,為參與者提供了一種經濟激勵,以驗證並執行交易請求,為網絡提供計算資源。
ETH 除了可以作為經濟激勵鼓勵驗證者執行交易請求外,還能阻止惡意參與者通過請求執行無窮計算或其他資源密集型腳本來故意堵塞以太坊網絡,維護網絡安全。因為參與者必須為計算資源付出一定費用。
對於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約,您可以理解成以確定方式運行在以太坊虛擬機上不能更改的程序。智能合約一旦部署成功,合約代碼就不能再修改。
智能合約只有在被交易調用的時候才會執行,沒有交易執行時處於等待調用的狀態,不會存在「後臺自動運行」。
任何人都可以創建智能合約,通過智能合約,開發者構建出復雜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序向用戶提供服務,如我們常見的 DEX、交易市場、遊戲、社交工具等。
經過這一輪市場牛熊的轉換發展,以太坊生態已經占據絕對的領導地位,遙遙領先其他公鏈,當年高喊「以太坊殺手」的公鏈們皆已經偃旗息鼓。在以太坊網絡生態中,DeFi、NFT、DAO、GameFi 等領域,都出了大量的龍頭賽道項目。
為了解決以太坊網絡堵塞和高昂手續費的問題,二層網絡和擴容技術在多年討論後已經開始落地實踐,Layer2 的生態也初露崢嶸,不難看出只要再經過時間的沉澱,生態繁榮指日可待。